面對國內潛力巨大的航空貨運市場,實力相對弱小的地方性航空公司必須“傍上”一個更為強大的貨運航空巨頭才能與國內三大航空巨頭抗衡。繼海航旗下的揚子江快運成功聯手我國臺灣中華航空后,民航總局昨天對外公示,上海航空與臺灣長榮航空合資組建貨運航空的項目也已得到初步批準。
記者昨天從民航總局獲悉,這家正在籌建的“上海國際貨運航空有限公司”籌建材料已經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初審,也已經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員會項目核準。公示明確指出:“各利害關系人及有關單位如有意見,請于2006年2月9日前書面意見反饋至民航總局運輸司。”如果不出意外,上海國際貨運航空將成為中貨航和揚子江快運之后第三家獲批以上海為總基地運營的貨運航空公司。 民航華東管理局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長榮方面是通過兩家海外注冊公司SINOPRIMELIMITED(盛航企業有限公司)、JUNIPERESTATEB.V.(捷航企業有限公司)間接注資上海國際貨運航空的。盛航企業有限公司注冊地在薩摩亞,注冊資本為100萬美元,主要從事全球范圍內上市公司或有限、無限公司的買賣、投資、管理、發展及交易活動;捷航企業有限公司注冊地在荷蘭,注冊資本為90756歐元,主要從事投資、管理其他企業,提供財務、市場營銷專業咨詢服務業務。
據悉,擬籌建的上海國際貨運航空將以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為基地,主要經營國際國內航空貨郵運輸業務;航空公司間的代理業務;與航空貨運業務相關的服務業務。新公司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2405萬元,其中上航以現金出資6822.75萬元人民幣,占注冊資本的55%;盛航企業有限公司以等值美元現金出資3101.25萬元人民幣,占注冊資本的25%;捷航企業有限公司以等值美元現金出資2481萬元人民幣,占注冊資本的20%。事實上,相當于長榮航空間接得到該籌建公司45%股權。
臺灣《工商時報》日前援引長榮航空總經理張國煒的話稱,臺灣制造業外移已成趨勢,直接沖擊航空貨運市場。據統計,今年從臺灣出去的航空貨運已減少30%,受此影響,長榮航空也減少約10%。張國煒指出,長榮航空面對這種趨勢,除了將積極開發東南亞等新市場外,最重要的是將加速大陸市場的投資布局,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