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流基礎設施的能力大大提高,國際物流量快速增長
專業化物流服務的方式還很有限:物流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盡管我國物流業近幾年有了較快發展,但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物流企業數量少、規模小,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也不盡如人意。首先,服務方式和手段比較原始和單一。目前多數從事物流服務的企業只能簡單地提供運輸(送貨)和倉儲服務,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務、庫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務方面,尤其在物流方案設計以及全程物流服務等更高層次的物流服務方面還沒有全面展開。其次,物流企業組織規模較小,缺乏必要的競爭實力。除少數企業以外,大多數物流企業技術裝備和管理手段仍比較落后,服務網絡和信息系統不健全,大大影響了物流服務的準確性與及時性。目前從事物流服務的企業,包括傳統的運輸和儲運等流通企業和新型的專業化物流企業,規模和實力都還比較小,網絡化的經營組織尚未形成。再次,物流企業經營管理水平較低,物流服務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多數從事物流服務的企業缺乏必要的服務規范和內部管理規程,經營管理粗放,很難提供規范化的物流服務,服務質量較低。更重要的是,企業缺乏通曉現代物流運作和物流管理的復合型專業人才,員工素質不高,服務意識不足,缺少市場開拓的主動權。
物流管理不統一,阻礙了全國性綜合物流體系的建立?,F代物流的發展,要求打破傳統的行業與區域限制,建立一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大市場。但是由于目前我國現代物流業剛剛起步,因此物流市場管理與行業管理還沒有理順,國家經貿委、交通部、鐵道部、外經貿部、內貿局等各承擔了一部分物流管理職能。從各地看,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地方保護主義依然存在。因此,我國物流發展呈現出明顯部門化、區域化特征,工業、商業、物資、交通等各自為政,都在上項目、搶市場,相互間協調性差,造成了資源浪費。這種局面也造成了企業物流活動很難達到必須的經濟規模和預期的投資回報,致使規模小、實力弱,增長乏力。
|